近日,小编浏览朋友圈,发现不少支付行业同仁搞了个“全国XX俱乐部”的组织,据宣传的页面介绍,有近200家代理商加入,浩浩荡荡……小编看了下参会的名单,头部代理商(大佬)比较少,多数是一些中小代理商。确实,支付动荡,支付同仁们选择抱团取暖,交流经验,共同学习进步,确实挺好……
然而,今天的一则视频却引发了小编思考。据这则视频显示,众人围着一个大坑,喊出了自己的口号:“全国XX俱乐部,聚人、聚势、聚财气,一起走稳支付路。”经过小编查询, 这类建筑准确称之为“瓮城”,为古代的某种防御性建筑,随后就有网友点评:“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瓮中捉鳖。”
那么什么是瓮中捉鳖呢?该成语来自两个冒充梁山好汉的恶人在一个酒馆行恶,后被宋江和老汉用在罐子里捉甲鱼的方法,把两人灌醉关在房间里捉了起来的故事。后比喻想要得到的东西已在掌握之中。
小编一愣,瓮中捉鳖,这鳖到底谁呢?支付行业搞这种团体组织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,这联盟那联盟的不胜枚举,但最终不了了之的占了绝大多数,为啥呢?当然是无利可图啊。
先别急着否定小编,我就问你无论是组织的倡导者还是干活者哪个不是有公司有业务的,都挺忙的来做公益?当然不是。做这类组织多多少少都是辅助自己的业务,多招点新代理商,说得直白点“多割点韭菜”……那么谁才是“韭菜”,谁才是“鳖”呢?我们待会探讨。
那么做这类组织对代理商有没有帮助呢?答案当然是有,中小代理商凭你自己一己之力埋头苦干肯定是不行的,这类组织至少可以打开你的眼界,哪怕别人分享的都是自己觉得赚不到钱的玩法,技巧,或许对你来说都是一种收获,搞不好还能赚钱。当然了,也可以帮你找到好的上家,合作商。
听上去这类俱乐部,对自己有帮助,又能帮自己找到好的上家,大家都能获利,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啊,怎么可能会无利可图?大家可能没注意,相对于地方商会,支付行业的组织大部分人都是做同一个业务的;相对于行业协会,参加俱乐部的主体都是奔着找上下游合作伙伴来的。而且,支付行业的代理商做的产品同质化有比较严重,但又是多政策,多代理的产品业务逻辑。毫不夸张的说,支付公司捏死一个代理商,比捏死一个蚂蚁还简单,代理商可控的东西非常少。还有就是哪怕是十个八个组织者,他们都有可能有一半产品重复的,也就说竞争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唯一法则。那么你说,这样的组织能长久么?
为利而来,无利则退。大家要么防着自己代理商参加,要么想心思去挖别人的代理商,独家的赚钱方法不分享,隐藏的政策不透露……互为对手关系,怎么可能坦诚相待?
退一步讲,就算大家抛开一切,选择了一款产品一起搞,有人觉得支付公司诚意失足,有人觉得支付公司套路满满,有人觉得操盘方拿了隐藏收益,有人觉得到自己结算没有优势……
而到了提货干活,又会出现收入和付出不对等等问题,就算一视同仁,也总会有不满……小编还记得去年有个叫“一股Q流”的组织,当时也是浩浩荡荡的成立,结果到现在也是不欢而散,有人进来拉人做充电宝,有人进来拉人做X控,有人进来拉人做X付,甚至有人进来拉人做其他组织……结果不还是一地鸡毛。
支付行业的行业协会也好,俱乐部组织也好,小编通通不看好,当然了,最主要的是操盘方没有一个动机是单纯的……
大量的O单产品上线,无疑让支付市场进一步恶化。毕竟给钱就能上,产品无序发展,平台跑路更是家常便饭。做臭了没关系,今天叫生POS、明天叫淫POS后天叫稳POS、反正APP换名多简单的事。换一个名字又能收一波韭菜。最近不平稳。众多贴牌产品排队上市割韭菜,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。支付产品千万条,稳定第一条,选0日,据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公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,瑞银信重庆分公司因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,被处以809.5万元罚款,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共处以15.4万元罚款; 1月10日,据杭州支行发布罚单信息显示,瑞银信浙江分公司因《违反清算管理规定》根据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,给予警告,没收违面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?据爆料,X联MPOS结算价被调整至0.55%+3元/笔,而客户费率则是0.55%,意思是用户刷一笔,代理商倒欠3元。据爆料。